離開洄瀾

手拈蘇花



蘇花之所以為蘇花
正因為它雖有一路美景

但地理環境
位處東北季風 . 地震.  颱風要塞

讓車行
難以停頓

自清同治13年到光緒2年
一路開鑿以來
很多保存很完善的古道(註1)
舊名叫做 北路

台灣光復後
改名為蘇花公路


砰坑
網住旅人眼窩裡的一片藍



鏡頭
使人的回憶沈醉

縱使
身已處叢林



車身

帶著鏡頭
不斷迴轉



捫壁而轉

剛經過的那座山頭
已沈澱在迷濛的海霧裡

但我們卻未忘却
舉在風聲中的手,舉的有多麼出去!
(只因為在城市裡不行!)

車內
沒有半點音樂

惟有海風
送進來躊躇不斷的  拍岸浪濤聲




親子斷崖
因前幾天路斷而無法拍照

拍拍台九線179公里處的錦文隧道吧!

民國39年
擔任蘇花公里第三公務段段長的吳錦文先生

於清水斷崖附近搶救公事
因遭岩塊擊中而殉職

因而將此隧道命名為錦文隧道

除了銜接蘇花公路與中橫公路的橋
命名為錦文橋外

182公里處亦設有錦文紀念碑

紀念著

為了這條絕美的蘇花公路

宿瘴食雲 
浸淫在疫厲裡,犧牲奉獻的無名前輩們



車行
似於天之涯  海之角

輪履
海市蜃樓




前方會車~

兒啊!

用你自己的方式
順著速度旅行吧!



一路向北

張開雙耳
傾聽海風攙扶著浪潮的聲音





攫把  暖陽

用自己的姿態
在這樣的時間空間裡

打個小盹兒



愛睏ㄟ麵麵


開始被牛阿姨 充笛 中

裝害羞




賞你個QQ麻花捲




寫滿了祝福

天燈充氣,要起飛了!



露顆小牙來嚇嚇我們ㄚ!

好害怕哦!  
牙好小哦!





峭壁邊上
攀了一抹藍

絕美的令人屏息




行之將至
復近南方澳

陽光

邊包裹著寬闊的太平洋
邊對著鐵道上的旅人
輕吟著遊子吟

波光斂艷裡的船隻
猶如鐵達尼

車行轉了個彎
便消失在茫茫大海裡

 

回憶

捉狎地  把滿城山色

悄悄地
遺棄在 迷濛的海霧裡




倏忽幻化的霧惟

忽而露出山巔
時而沈入大海




乘著迷霧
我們來到紮實的南方澳

愈北

騰雲駕霧的感覺 愈深



人潮開始湧進蘭陽

慶幸
我們提早離開洄瀾

因為廣播報導
台九線已回堵到花蓮

開始幻想

回堵中的旅人
是否也跟我們一樣

有多一點的時間
可以輕攬蘇花




這是個有血有淚
豐饒的山城

作業的船隻
包裝了許多討海人家的故事



這是啥咪魚?
忘了!

這要問問牛拔吧!



人狗盡歡後
大家摸著肚皮
往蘭陽而去

看到沒?
北宜高耶!

現在沒收費哦!
沒啥咪車

但高速公路下的車可不少呢!





說要來去枕山春海已很久了

因為託負二毛

以及
心剛入世

很多事都展延了一下

快了啦!
再望一眼蘇花

枕山春海coming soon~




註1:

雖然車行難以停頓


蘇花公路上卻有數座古道

1). 石硿仔步道
2). 崇德下海步道
3). 匯德清水斷崖步道
4). 大清水服務站
5). 吳錦文紀念碑
6). 和仁臨海步道

這些步道
在前人的記錄裡

有著海天一色,無限遼闊,波濤襲捲,震撼拍岸
且可遠眺立霧溪出海口的描述

沿途的台灣獼猴.山豬.螃蟹.小雨燕生態眾多


下回再去
若時間不趕
就不是只有手拈蘇花爾爾

而是攬著玫瑰色的陽光
醉卧於台灣最高的海岸

Follow us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素昧平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