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除夕那天中午
TVBS為了報導南台灣的過年盛況
到我家採訪





中午忙完
牛阿嬤去買除夕夜的菜
外面整條街上的老鄰居直嚷嚷說中午都是"區家"ㄟ新聞 

短短的採訪裡
我隱身在熙攘的人客裡
手裡管忙著
餘光忐忑地睨著鏡頭 


牛舅舅跟牛阿嬤因為大過年
心情很High
所以只有他們二個入鏡 


這樣的個性
在這麼擾攘嘻鬧的場合
推人墜入回憶裡



第一篇  身,入世 

約莫四歲吧!或者不到
我已會用電鍋煮一家子的飯


因為中午過後
父母累了一天
需要回家把肚子填飽
那時,我們住在鳳山






搬到市區
自小到大
認識我們的鄰居
都會"額熱"阮係 "生哩ㄚ兒"(做生意的材料)

這個封號
在彼時
非常沈重

因為沒有選擇餘地 


周末
清晨三四時
我便會出現在家裡樓下開始作事

無論是沁手心的低溫十度
或是炎熱熾人背的褥夏
我的手泡在大角桶的水裡
像生產線不停地按SOP run

雙手凍的失去知覺
汗腺四面八方
濡溼了雙眼
我揮去滴下的苦澀
想看清楚來客的臉





天未亮

摸黑起來煮清粥
自己不吃
到樓下擺好攤位的框架
將銑圍熱上火
雜事理一理
等到母親下樓來
肚子空空的
便騎腳踏車去上學


跟現在一樣
我喜歡順著輪子轉動的這多出來的一丁點兒思考時間






這樣的日子
十數來年
日復一日

十幾歲的孩子
什麼是聯誼?沒去過
什麼是團契?沒去過
什麼是救國團活動?沒去過
什麼是畢業旅行?沒去過
什麼是露營?沒去過

同學嘻嘻哈哈討論聯誼時男女生的曖昧
熙熙攘攘簇擁救國團的照片

我待在走廊裡
望著樓下的身影流進流出 
直至鐘聲哐噹了我





學校辦活動時
同學及整校沸沸揚揚
這個青春期學齡的孩子
熱鬧到快爆炸 

我獨自一個人散步到校園樓頂
倚在角落

風吹皺我的眼角
居高臨下的望著樓下的青春繽紛

沒有什麼原因
總覺得在熱鬧中.在擾攘裡
才能掩飾我內心的孤獨





唯一的心靈救贖
是偷個二小時
浸淫在圖書館裡 

只要不是屬於"讀冊書"
都是家裡的禁書

小說?散文?傳記?
讀那個會有出息嗎?
女孩子菜籽ㄚ命
讀那麼多冊也沒路用
早早嫁個好尪婿卡要緊

夜裡的日光燈散發出死白的色彩
窗外只有寂寥且無盡的黑





匿名
洋洋灑灑寫信到輔導室
傾訴內心的孤獨

輔導室回了一大篇  "正面"
但在那個年紀
絕對聽不進去的話

結論只有一個
要我到校刊室幫忙 

豈能讓  "孤單"  曝光? 
這是唯一能滿足我的角落


國中
開始寫小說
上課沒在上課
大家在桌下猛傳閱

在那樣的年紀裡
藉此分享跟聯誼不一樣的情緒與成就


高中
開始投稿各校校刊.高青文粹
作家主辦的刊物.報紙的副刊 

父母不知道我活在這城市的哪一個角落
環境背景的沈甸甸
現實生活的壓縮

讓他們無法進入我的世界





我用這些稿費
讓自己的年輕生命精彩
腸胃豐實

到學校對面巷子吃一碗忒愛的鍋燒意麵
到巷口包二顆清蒸肉圓
滿足笑容之下的口腹之慾 

買幾本書.雜誌.郵資
也學人家到世界電影交筆友 


那時的世界是這樣的






有時覺得自己恍如卡謬
來到的是這個家鄉裡的異鄉

不知自己未來會變成如何
一心只想脫繭而出


滿壑悵愁無問處  荳蔻年華相似否
誰把迴廊移羅柱  孤鵲穿隙展翅去 





第二篇     心,出世

三月一日 雨
獨自來到台北
在初春微雨的夜 

五六個小時的車程
晃顛
未出過遠門
未到家門方圓二百公尺外的我 

佇立在台北車站街頭
陌生的公車.汽車.機車呼嘯而過
飛濺一身雪
有整個世界的重量 

警惕我卧藏十年
反覆瀝乾且堅定的信心與決心 

踅身
我擠入陌生的人潮裡 



手心刻著這份信心與決心
在我孤伶伶遇到任何蹇運遭逢時

咕嚕一聲嚥吞口水入喉頭
未曾動搖
也不曾訴苦

四仟七百多個日子
還與韶華共憔悴
怎堪揭 





修道
談出世與入世

捧敖哥的上山.上山.愛
銜阮ㄟ出世.入世.惦



無論是上山 或 入出世
人生裡的愛 與 生命裡的惦

點滴累積的珍惜與感動  
                 
淡淡拈來
在年歲愈大後
反而愈發深刻






僅以此

獻給惦念青春歲月裡的自己

可能正在困頓掙札
未知自己要的是什麼的你 

增加出世的思想
也具備入世的精神




後記: 

等TVBS的DVD拿到後再PO上來嘿~ 

TVBS的記者剛好是牛舅舅的同學
數年未見,當天才偶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素昧平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